紫禁城皇家服饰展
  此次展览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最后的统治王朝清朝(公元1644-1911年)皇帝和皇后的服饰。展品包括制作精致高雅的长袍、帽子、鞋子和童装,以及为穿着讲究的慈禧太后及其后宫妃嫔们缝制的服饰,面料和图案都精美绝伦。
  中国藏品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于1852年收进第一批中国工艺品。此后的150多年,博物院不断积极收藏中国艺术品。现时的中国藏品数量超过22,000件,涵盖了所有中国艺术的分类,例如:陶瓷、玉器、金属制品、漆器、纺织品、家具、雕塑、象牙、竹刻、犀角、玻璃、绘画和版画。

  V&A所收藏的中国陶瓷尤其丰富多姿。在19世纪的80和90年代,优质的清瓷并不昂贵。当时驻北京的英国领事馆医师斯蒂芬·布塞尔,在中国居住30年之久,代V&A购买了一批极为精致的雍正粉彩瓷器。此外,19世纪的英国收藏家们遗赠和捐献给博物院的陶瓷不计其数,促使V&A成为全欧洲拥有最多中国陶瓷的博物馆之一。举个例子,在1910年光是一个藏家遗赠给博物院的瓷器便达1405件之多。

   V&A的玉器珍藏,大部分是在19世纪收进的,其中数件是举世无双的佳作,包括一汉朝玉马首和一个雕成八只不同姿态的鹅形玉盒。金属制品方面,V&A藏有商、周及汉朝的青铜礼器 、宋元的青铜花瓶、及明清的景泰蓝,而其中一座乾隆朝的冰箱曾刊登在无数的报章和书籍上。V&A亦有大量绝佳漆器,从纤巧的南宋夹碗托到精雕细琢的乾隆朱漆宝座,式式俱备。

  上述的中国藏品在“徐展堂中国艺术馆”展出。另一间展厅则展示外销到西方国家的中国工艺品。一座高276厘米的瓷塔、一座色彩绚丽的12曲款彩屏风、和百多幅描绘中国男女从事各行各业的绘画,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很高。这些工艺品当时是外销的,故而今天流传在中国的同类物品非常稀少,但历史的机缘却让它们在英国存留下来。

已出版的V&A中文书籍:
《中国清代瓷器》,作者:柯玫瑰(1995年)
《18-19世纪羊城风物》,主编:刘明倩和刘志伟(2003年)
《中国古玉》,作者:刘明倩(2005年10月)


中国瓷器,44室
  V&A博物馆拥有从公元前3000年至今的最全面和重要的中国艺术藏品之一。华丽的纺织品、精美的瓷器和雅致的家具位列众多上等品和设计的珍宝之中。它们是根据使用的功能来陈列:住、吃与喝、葬礼、宫廷、寺庙崇拜和收藏。

中国外销艺术,47f室
  在这间房间陈列的所有物品都是中国制造,然后由那些去中国买茶叶、丝绸和其他工艺品、以及香料和药品的商人带到了西方。有些物品是采用欧洲的形态并拥有来自欧洲的装饰品。有些则是欧洲与中国形态的结合。中国外销艺术和设计在时髦的西方内陆非常重要。在英国展厅的2楼和4楼的西方背景可看到一些样例。


中国雕塑品,47e室
  印度的佛教在公元1世纪期间被传入中国。它于其他宗教体系一起变成了中国人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人们会制作与佛教相关的塑像在在崇拜期间使用。在这个展厅,V&A博物馆拥有精美的中国佛教雕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