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行仪仗,波斯语叫做阿拉姆。这件仪仗制作于十七世纪晚期,萨非王朝统治之下的伊朗,镀金黄铜制作,配以金银丝装饰的铭文和花纹。被用于宗教游行之中,尤其是阿舒拉节,以纪念侯赛因遇难。
侯赛因是先知穆罕默德之孙,于卡尔巴拉之战中阵亡。卡尔巴拉位于现代的伊拉克境内。公元680年10月10日(即伊斯兰教历61年1月10日),侯赛因在这里与耶齐德一世开战。
重现这段悲剧历史依然是什叶派对圣裔表达虔诚最有力的表现方式。圣裔包括先知本人、女儿法蒂玛、女婿阿里,以及两个外孙哈桑和侯赛因。1501年,萨非王朝的建立,并将十二伊玛目派定为国教。十二伊玛目因尊崇阿里,哈桑和侯赛因在内的十二代伊玛目而得名。因此此类公开表达虔诚的方式在萨非王朝统治下的伊朗十分盛行。
到了19至20世纪,以庆典游行或仪式表演重现历史的方式在伊朗以及任何有什叶派聚集的区域,比如印度的部分地区,日益流行。通常,吟诵者会站在背景幕前表演。背景幕是便携式的,便于表演者携带前往各地。此类表演所有民众都可观看。
阿舒拉节期间,伊朗全境都会举行游行以及表演,在队列中,男性高举仪仗。仪仗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说,这件仪仗是馆藏一对中的其中一件,象征着先知女婿阿里所使用的分叉剑。